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足球阵型341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足球阵型341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果问战国初期第一强国是哪个诸侯国?我可以告诉你,不是秦国,而是魏国,魏国才是战国初期第一强国,魏国在辉煌的时期,向北灭亡中山国,向东攻占了老牌强国齐国的领土,向南打败了楚国,向西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打得秦国百余年不敢西进一步。
作为战国第一强国的魏国之所以能够崛起,既有国君魏文侯的英明贤德,又有李悝变法的国富民强,还有任人唯贤的优良传统,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吴起也曾在魏国侍奉了大半辈子,而正是在吴起的手下,创建了战国唯一的职业化军队--魏武卒。
魏武卒魏武卒之所以能够成功创建,第一个原因就是吴起独特的军事思想和杰出的领导能力。
魏武卒简单地说,就是选拔了一批身体强壮的士卒,配给他们最好的武器和装备,让他们接受严格的体能训练和军事训练,既培养他们强大的单兵作战能力,又培养他们崇高的整体配合协调性的军事素养,同时又以极高的奖赏奖励有军功的士卒,最终培养出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大纯步兵。
这里需要说一点,吴起培养的魏武卒并不是只强调单兵作战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强调整个协调作战以及服从命令的军事素养,吴起为了树立军威,严明纪律,曾经斩杀了一个立有军功,但不听从命令,私自出战的士卒,所以纪律性才是吴起创建魏武卒的最高思想,这也是吴起独特的军事思想。
魏武卒创建者--吴起同时吴起作为魏武卒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他的能力是在整个战国时期都是数一数二的,吴起一生历仕鲁国、魏国、楚国,在任何一个国家,吴起都能迅速让国家强大,让军队对外战争取胜,这就是吴起杰出的领导能力。
魏武卒之所以能够成功创建,第二个原因就是魏国当时强大的国力。
魏武卒选拔士卒之严格,提供武器及装备之先进,士卒纪律性之强,军功奖赏之丰厚,都在当时是数一数二的,而这一切,都需要有着强大实力的支援,因为这是战国时期唯一的职业化军队,相比于其他诸侯国的军队,都是战时拿起武器打仗,平常拿起锄头种地的农民来说,魏武卒已经先进了不少。
魏武卒魏武卒不需要种地,他的使命就是打仗,不打仗时就从事军事训练,对于国家来说,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来养着这些士卒,而其他国家不打仗时,不需要减兵,费用自然就低,魏武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拿着高额钱财养出来的精兵,需要国力的支撑,当时的魏国正是战国第一强国,有这个实力养得活魏武卒。
所以魏武卒的战斗力相当强悍,是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军队之一,最辉煌的战绩就是吴起以5万魏武卒大破50万虎狼之师的秦军,打得秦军几十年不敢跨入河西一步,在战国初期,魏国以魏武卒死死地压制着秦国西进中原的路。
魏国四处征战但是,在战国晚期,魏武卒已经销声匿迹,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魏武卒从吴起离开魏国之后,就开始衰弱了。没有吴起的魏武卒已经失去了灵魂,没有了英明的领导,再能打的军队也不过是战场上的活靶子,吴起率领魏武卒时百战百胜,到了庞涓时代,率领魏武卒打仗时,一次桂陵之战,一次马陵之战,不仅主帅庞涓本人战死,同时也让魏武卒损失惨重,大部精锐被歼灭,从此魏武卒一蹶不振。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就是这个原因了。
其次,支撑魏武卒背后的魏国实力开始衰弱。魏国地处四战之地,常年累月都在打仗,再加上魏国定位不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不断出击,打中山国、打齐国、打秦国、打楚国,还跟赵国也开战了,换句话说,魏国跟周边几乎所有国家都开战了,有一句话叫:好战必亡。也可以理解为穷兵黩武,这也是魏国衰弱的原因。
魏武卒同时,魏国的国君一代不如一代,也是魏国衰弱的一个原因,魏文侯之后是魏武侯,再之后是魏惠王,魏武侯不如魏文侯,魏惠王不如魏武侯,一代不如一代,把一个强盛的魏国硬是生生地弄得衰弱。魏国衰弱了,实力就弱,实力一弱,就无法提供给魏武卒最好的装备和待遇,自然也就引发了魏武卒的衰弱,环环相扣。
最后,就是秦国的崛起,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改革了军队与爵位制度,以军功爵位制激励秦军士兵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秦军普通士兵斩杀敌方一个带甲士卒就能晋升一级爵位,这个办法极大地刺激了秦军普通士卒作战的积极性,因为打仗立功能改变命运,所以秦军一上战场就跟疯了一样,到处砍人头,然后挂在腰间去领赏,所以秦军也被称为虎狼之师。
虎狼之师--秦军秦军一崛起,魏武卒就成为牺牲品,因为魏国是秦国东进的第一个绊脚石,在商鞅时代,秦国就在商鞅的带领下率领秦军打败了魏武卒,收复了河西之地,几十年后秦国将领白起又在伊阙之战中斩首24万韩魏联军,从此之后,魏武卒彻底销声匿迹,伊阙之战后68年,魏国灭亡。
我们先来说说魏武卒的起始。三家分晋后,魏国得到了晋国不少好地方,人口与资源都比赵韩两国丰富。但是这块好地方,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处于四战之地。正因为如此,当时雄心勃勃的魏文侯极力想摆脱这种困境,他重用很多人才来进行国家改革,但影响最深的还是“吴起”。
两人心心相惜,都极具才华。而且一个急于摆脱困境,一个急于建功立业。很快,吴起便为文侯制定了一个“建立强力军队”的计划。“魏武卒”应运而生。
说白了,“魏武卒”就是一种精锐化的士兵,它有一整套的训练方法。不过,这种方法也不是人人都能玩得起的。魏国所处的中原地区开发较早,生产力先进,人口众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由于路网纵横、交通便利所以天下物产云集从而使商业繁荣、制作业发达。而且当时天下的冶金中心大部分在魏国,魏国由以兵器制作业发达而称雄于当世。所以在当时的诸侯中也只有魏国能玩得起这种用金钱与资源砸出来的军队。
它的优点显而易见,战斗力强悍,所向无敌。在当时仍然以战车作为主力的时代,用重装步兵取代战车,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它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不管各军队士兵是否相识,在这种各级将官存在的情况下,都是可以迅速的组合起来。
在魏国强大国力的掩饰下,西夺秦地,东败齐国,北占赵都,南逐韩楚。可仅仅过了两代,到梁惠王时,魏武卒的颓势就不可逆转了。
魏武卒创立时,就是靠国家国力的支撑,而且武卒制度是募兵制,随着士兵的年龄增加,战斗力下降厉害。士兵一旦拥有了许多财富,打起仗来畏首畏尾,怯战必然带来腐败,军官贪污,士兵怨恨,军心大失,又如何打仗?
魏武卒训练代价高昂,如果老兵损失太多,要重新训练、培养新兵,周期会很长,也很艰难。所以魏国在桂陵、马陵之战后,基本就很难再建立起这种“强军”了。
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点。魏国一直没有明确的国家战略。从魏文侯开始便四面出击,树敌无数。打完秦国,打齐国;打完赵国,又打楚国。没有把力量用在一个方向,过于分散。土地被割裂的四分五裂,无法有效占领。国力一旦衰退,只能沦为其他诸侯宰割压制的对象。其实,梁惠王的失败早已注定,他就算能力再强,也阻止不了魏国的衰败。
战国初期的魏武卒是令六国丧胆,天下震动的战争劲旅,是精锐的代表词。吴起曾率领魏武卒东征西讨。大战七十六次,战胜六十四次。在巅峰时期击败了十倍的秦军,并顺利攻下函谷关,夺取秦国河西之地,力压秦国国运五十年,使秦国在长时间无翻身机会。
那么后来的魏武卒为何逐渐销声匿迹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地理位置
魏国处于中原地带,四面各国环绕,在战国初期同样以称霸为主,掠夺为辅。由于魏国产盐,加上是各国商队的必经之路,能够快速聚集大量金钱支持军队作战。
同样处在早期黄河边上,水资源丰富,加上水利工程,魏国物产丰饶,这是奠定强国的基础。
同样地理位置也能带上坏处,四战之地,处处受敌,魏武卒被分散,作战下降。(地理位置同欧洲德国一样)
外交政策
初期魏国由于同晋国分裂出来,所以三晋经常抱团,在秦魏阴晋之战时,与东方各国首先交好,避免了多线作战;甚至在龙泽败齐之战时,也与赵韩联手。
但到了后来,特别是魏惠王时期开始,魏国自恃强大,已经不在乎树不树敌了。在秦国还没被攻灭前,改变了战略,转向进攻手足赵韩两国,导致自己内部瓦解,在桂陵之战想灭赵,被齐赵联军所败;在马陵之战要攻韩,又被齐韩联军所灭。导致主将庞涓被杀,大量精锐老兵损失殆尽。(与俾斯麦外交有同工之妙)
人员关系
战国时期还是一个等级森然的时代,创建者吴起与士兵同吃同睡,甚至亲身为士兵吸取浓疮,这在当时想都不敢想,吴起却做到了,因此深受士兵爱戴,老君王也全力支持。
但新君继位后,对吴起开始了防范,同时受到继任魏国相公叔痤的嫉妒,被排挤逃亡楚国,这支魏武卒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后期的主将多为贵族,缺乏同甘共苦精神,兵士选拔也无吴起时代苛刻,加上战争不断,士兵素质同样开始下降。(德国的国防军与党卫军)
战争方式
战国初期沿用春秋时代战争方式,都以战车为主,步兵为辅。而吴起创建的魏武卒皆是重装步卒,不受地理位置影响,这战法在当时相当超前,在当时各国比较稀奇,各国大的优势或许就是战车阵了,但魏武卒的魏舒方阵却可以将其完全复制,甚至是优化。
但随着时间推移,车战正式转成步战,魏武卒的那种“新鲜感”就荡然无存了,因为其他国家也开始重视步兵体系建设了。后来甚至还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就连骑兵都开始慢慢普及了,这就让魏武卒更加受伤了。时代在发展,早先以魏武卒为主的重步兵克制战车,但后来居上的骑兵却又克制了重步兵,魏武卒原本的机动性优势在后来却变成它最大的劣势。(二战德国发明的闪电战)
人才流失
初期魏国是各国英豪的聚集地,但随时间流失,魏国国君自魏文侯之后,一代不如一代,不仅做不到知人善用、遏制体制弊端,还一味的向外输送人才,商鞅、孙膑、张仪、犀首、范雎,再加上自己魏国公族公子卬、魏章等等,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二战后德国人才被抢)
结语
魏武卒是职业军人,他随国力强大而强大,同时是君主的嫡系部队,也收君主能力影响,当各国联手对抗魏国时,魏国缺乏名君名将。
反观对手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后,人人争夺军功。后来的伊阙之战中,被白起斩杀魏韩东周联军二十四万余众,魏武卒彻底损失殆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足球阵型341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足球阵型341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